塔式生物濾池中,污水通過布水器均勻地分布在濾池表面,濾池中裝滿了填料,污水沿著填料的空隙從上向下流動到池底。污水通過濾池時,填料截留了污水中的懸浮物,同時把污水中的膠體和溶解性物質吸附在自己的表面,其中的有機物使微生物很快繁殖起來,這些微生物又進一步吸附了污水中呈懸浮、膠體或溶解態的物質,逐漸形成了生物膜。
塔式生物濾池塔高一般8~25m,直徑為1~3.5m,內裝質輕、比表面積大和孔隙率高的人工合成填料。污水自上而下滴流,空氣自下而上按一定流速流動,使得污水、空氣和附著于填料上的生物膜三相充分接觸,加快了傳質速度和生物膜的更新速度,提高了單位體積填料所承擔的有機負荷,從而使污水獲得理想的凈化效果。
塔式生物濾池的特點:
(1)微生物主要固著于填料的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要高得多,因此對污水水質水量的變化引起的沖擊負荷適應能力較強。即使短時間中斷進水或工藝遭到破壞,反應器的性能也不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恢復起來較快,因此適用于處理高濃度難降解的工業廢水。另外,生物膜反應器還可以處理BOD5低于50~60mg/L的進水,使出水BOD5降低到5~lOmg/L,這是活性污泥法無法做到的。
(2)單位容積反應器內的微生物量可以達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此處理能力大,一般也不用再建造污泥回流系統;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會出現活性污泥法經常發生的污泥膨脹現象,能保證出水懸浮物含量較低,因此運轉管理也比較方便。
(3)生物膜中存在高營養水平的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食物鏈較長,特別是生物膜較厚時,底部厭氧菌能降解好氧過程中1/4的污泥,因而剩余污泥產量低,一般比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少1/4左右,可減少污泥處理與處置的費用。
(4)由于微生物固著于填料的表面,生物固體停留時間SRT與水力停留時間HRT無關,因此為增殖速度較慢的微生物提供了生長繁殖的可能性。因此,生物膜法中的生物相更為豐富,且沿水流方向膜中微生物種群分布具有一定規律性。生物膜反應器適合世代時間長的硝化細菌生長,而且其中固著生長的微生物使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各有其適合生長的環境。因而,在一般的生物膜反應器內部,也會同時存在硝化和反硝化過程。如果將已經實現硝化的污水回流到低速轉動的生物轉盤和鼓風量較小的生物濾池等缺氧生物膜反應器內,可以取得更好的脫氮效果,而且不需要污泥回流。.
(5) 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膜法采用通風供氧,操作穩定性較好。不受氣候條件影響。
(6)塔式生物濾池底部設有集水池收集處理后的污水,并由管道連續排入沉淀池或氣浮池進行泥水分離。由于塔體較高,延長了污水與填料的接觸時間,再加上填料上微生物存在著分層的特點,所以塔式生物濾池能夠承受較大的有機物或有毒物質形成的沖擊負荷。與高負荷生物濾池相比,在相同的去除率下,水力負荷可提高7~8倍,有機負荷可提高2倍左右。